读远书

作者:陈恭尹 朝代:清朝诗人
读远书原文
远树带行客,孤城当落晖
玉碗冰寒滴露华,粉融香雪透轻纱
照野旌旗,朝天车马,平沙万里天低
百花时节教人懒,云髻朝来不欲梳。
雷雨窈冥而未半,皦日笼光於绮寮
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
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霰雪纷其无垠兮,云霏霏而承宇
莺初解语,最是一年春好处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两转三回读远书,画檐愁见燕归初。
读远书拼音解读
yuǎn shù dài xíng kè,gū chéng dāng luò huī
yù wǎn bīng hán dī lù huá,fěn róng xiāng xuě tòu qīng shā
zhào yě jīng qí,cháo tiān chē mǎ,píng shā wàn lǐ tiān dī
bǎi huā shí jié jiào rén lǎn,yún jì zhāo lái bù yù shū。
léi yǔ yǎo míng ér wèi bàn,jiǎo rì lóng guāng yú qǐ liáo
wǎn nián wéi hǎo jìng,wàn shì bù guān xīn
líng lóng tóu zǐ ān hóng dòu,rù gǔ xiāng sī zhī bù zhī
tiān cháng dì jiǔ yǒu shí jǐn,cǐ hèn mián mián wú jué qī
sǎn xuě fēn qí wú yín xī,yún fēi fēi ér chéng yǔ
yīng chū jiě yǔ,zuì shì yī nián chūn hǎo chù
rén pān míng yuè bù kě dé,yuè xíng què yú rén xiāng suí
liǎng zhuǎn sān huí dú yuǎn shū,huà yán chóu jiàn yàn guī chū。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相关翻译

《望海潮》是描绘北宋时期杭州景象的。词的上片描写杭州的自然风光和都市的繁华。要谈杭州,首先把杭州的情况做个总的、概括的介绍:“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东南形胜”,是从
处理事情要不疾不徐,有条有理,才能把事情办得好。如果操之过急,往往漏百出,这是欲速则不达的结果。但是如果过于散漫松驰,则可能永远也不达。就像种田,拔苗助长,稻子必定活不了,然而不去
《观刈麦》是白居易任陕西盩厔(今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县尉时有感于当地人民劳动艰苦、生活贫困所写的一首诗,作品对造成人民贫困之源的繁重租税提出指责。对于诗人自己无功无德又不劳动却能丰
旧说大都以此诗为作者怀念其弟曹彪之作,较可信。近人古直《曹子建诗笺定本》系于公元223年(魏文帝黄初四年)。这一年曹植自鄄城王徙封雍丘王,曾入朝。古直以为此诗即入朝时所作。而黄节《
雍沮解救张仪,在于充分利用了齐、楚两国对张仪的仇恨,让敌方误以为行使计谋会陷进圈套,告知敌方这样的计划非但达成不了目的,反而会帮倒忙,于是敌方就会放弃计划,从而挫败了敌方的原来有害

相关赏析

对人对事采取中间态度,似乎是一种最好的选择:过头或不及都失之偏颇。相比之下,不及比过头还要好些,所以才有“树大招风”、“高处不胜寒”这样的说法,以及枪打出头鸟这样的做法。中国人早已
太公望吕尚,是东海边之人。其先祖曾做四岳之官,辅佐夏禹治理水土有大功。舜、禹时被封在吕,有的被封在申,姓姜。夏、商两代,申、吕有的封给旁支子孙,也有的后代沦为平民,吕尚就是其远代后
祭五岳典礼如同祭祀三公,五岳中四山环绕嵩山居中。衡山地处荒远多妖魔鬼怪,上天授权南岳神赫赫称雄。半山腰喷泄云雾迷迷茫茫,虽然有绝顶谁能登上顶峰。我来这里正逢秋雨绵绵时,天气阴暗
谢薖与其兄以诗名重当时,吕本中将其兄弟二人比作谢康乐和谢玄晖,时称“二谢”。其名亦列入吕本中《江西诗社宗派图》,吕称无逸诗似康乐,幼盘似玄晖。谢薖的诗清新可喜,多佳句,文字雅洁,楚
第一层  第一层为首四句:写诗人欲游江北探寻新异胜境的急切心情。谢灵运于头年因受排挤而出任永嘉太守,“既不得志,遂肆意游遨,遍历诸县,动逾旬朔。”(《宋书》本传)区区永嘉诸景,不到

作者介绍

陈恭尹 陈恭尹 陈恭尹(1631 ~1700)字元孝,初号半峰,晚号独漉子,又号罗浮布衣,汉族,广东顺德县(今佛山顺德区)龙山乡人。著名抗清志士陈邦彦之子。清初诗人,与屈大均、梁佩兰同称岭南三大家。又工书法,时称清初广东第一隶书高手。有《独漉堂全集》,诗文各15卷,词1卷。 陈恭尹“修髯伟貌,气局深沉”,其父陈邦彦为明末岭南抗清主力,与陈子壮、张家玉一起,被尊为“岭南三忠”。清顺治三年(1646)清军陷广州,其父陈邦彦举兵抗清,兵败被俘,被清军寸磔于市,全家除陈恭尹侥幸逃走外均同时遇难。丧亲之痛,延续到陈恭尹晚年,仍无法释怀。他晚号“独漉子”,取自古乐府:“独漉独漉,水深泥触。……父冤不报,欲活何为!”南明时,陈恭尹进朝泣陈其父为国殉难情状,永历帝授以世袭锦衣卫指挥佥事之职。 南明亡后,陈恭尹定居广州,与友人何衡、何绛、陶窳、梁梿相与砥砺名节,发愤读书,世称“北田五子”。 后“三藩之乱”爆发,屈大均从吴军于桂。陈恭尹与屈相交甚深,又“以名重为时所指目”,康熙十七年(1678),陈恭尹被捕下狱,关押二百日后始得解脱。从此心怀畏惧,壮志渐消,避迹隐居,自称“罗浮布衣”。晚年寄情诗酒,曾与清廷权贵唱酬,曾被梁梿当面叱问“何事而仆仆走风尘?”又被讥讽“可怜一代夷齐志,错认侯门是首阳”。但陈恭尹并非改弦更张,他终其一生仍不仕清。冯奉初在其传记中解释,与权贵唱酬是陈求自保之策:“及得脱,自念身历沧桑,恐终不为世所容,乃筑室羊城之南,以诗文自娱;贵人有折节下交者,无不礼接。“于是冠盖往来,人人得其欢心。议者或疑其前后易辙,不知其避祸既深,迹弥近而心弥苦矣。” 这也是为什么陈恭尹之前自号“半峰”,表示初老山林的志向,晚年把号改为“独漉”,身世之痛反而隐含更深。晚年,陈恭尹在广州育贤坊建小禺山舍,以遗民身份终老。康熙三十九年(1700),病逝于广州,葬于市郊祥云岭南麓。 陈恭尹的诗前后内容有所不同,然而眷怀故国之思,未尝消释。七言律诗对仗工整,又多巧思,绵丽中仍多哀感苍凉之慨。如“猛士不带剑,威武岂得申?丈夫不报国,终为愚贱人”(《拟古》之三)。“西湖歌舞春无价,南宋楼台暮有云。休恨议和口相国,大江犹得百年分”(《西湖》)。此外如《西湖杂兴》、《虎丘题壁》、《崖门谒三忠祠》、《九日登镇海楼》等篇,也都寄托遥深。五古《感怀》及七古《耕田歌》等篇,则反映了人民所受的苦难。他的诗抒写性情而自成风格,尤擅七律诗,为诗坛所推崇。他提出诗歌贵在创新,求新于性情而不必求新于字句,求妙于立言而不必专斯于解脱的见解,反对盲目崇古与拟古。《三编清代稿钞本》收录有其诗作达54首,多为长诗,主体兼擅,手触肩倚,莫不中音。

读远书原文,读远书翻译,读远书赏析,读远书阅读答案,出自陈恭尹的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长沙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www.csscss.org/7OVr6a/odJHin.html